title

講道系列

前一篇     後一篇     修改     回"公佈欄"

標題 / 110905 誤殺 (民數記35章)        編號 /  632
發佈者 /  康來昌       發佈時間 /  Wed Mar 28 01:11:09 2018
文字PDF /      講道MP3 / 

誤殺(民數記35章)



人間總有艱難,需要「逃城」避難

各位若看電影「鐘樓怪人」,或中南美的難民非法逃進美國時,會有移民局或警察來抓,而他們常常就會逃到教堂裡,教堂就會保護他們。這情形叫做「庇護運動」(Sanctuary movement)。Sanctuary是聖所的意思。當碰到危險時,假如你是無辜的,就逃到一個城或教堂裡,那是特別保護的地方,這世界上所有的權力(軍隊、警察等)都不可以進去。這觀念在西方有,通常就是指那無辜的、走投無路的人去的地方。這地方,最早是出現在聖經裡,就是「逃城」。

聖經裡講的那走投無路的人,並不是詐騙或被人追債等等,而是誤殺人的。現在病人知道自己的權利,結果帶來一些不好的事,比方醫院常有醫療糾紛的事。大家就想辦法推卸責任,到最後就想要躲起來。不過各位醫生或護士,當壓力很大、走投無路時,你有沒有「逃城」可去?有時候我們是找朋友聊聊,但最可怕的是這朋友反而傷害你。

我要表達一個觀念就是,當我們有壓力、重擔、憂愁、煩惱,好像常常找不到「逃城」躲。

聖經講的這「逃城」,狹義就是,你誤殺了人,不是故意的,心裡非常痛苦,死者的家人又要找你算帳,那要躲到哪裡去?很稀奇,聖經裡有給這種人出路。

我先講一下聖經的背景。以色列人原來在埃及作奴隸,就像所有人在世界上都有活得很辛苦的時候。後來上帝拯救他們出埃及,在沙漠走了四十年,也很辛苦,就跟我們一樣,即使被上帝拯救,脫離一個艱難,但還是有很多的艱難。不過上帝保證:「你走完這四十年,要到一個流奶與蜜之地」。你不用再作奴隸,也不用一天到晚找水喝、找東西吃,就是工作,也非常舒服快樂。

各位,人間沒有天堂。我也不會跟你們說:「信了耶穌就什麼困難、麻煩都沒有了」。各位,你信了耶穌,有平安,有永生,耶穌也幫你解決問題;但你只要活在世上,就一定有煩惱。基督徒不是不碰到困難,甚至我們碰到的可能更大。我們講救恩、耶穌,是說你認識一位非常愛你的主上帝,祂拯救你,祂幫助你,給你各樣祝福,但這拯救、幫助、祝福是要你成長;這成長裡會有艱難的,但你若倚靠上帝,就一定能得勝。

很稀奇的是,當上帝把以色列人從最苦之地,經過最難之地,帶到最好的地方,且把那地分給十二個支派。這都是我們最愉快的時候。上帝說,其中的利未支派(其實就是傳道人、牧師、神職人員)基本上沒有那麼多地,因為是上帝養他們,但他們也有一些城,這些城裡有六座城分出來做「逃城」。

上帝設立「逃城」

聖經在這裡要表達的,最少有兩個意思:一個,只要你在人間,信了耶穌一定幸福;但不會不碰到困難。到了流奶與蜜之地,不管多好,還是會有誤殺或悲哀的事發生,你需要逃亡。但上帝給我們一個「逃城」,一個可以躲避的地方,讓你暫時躲過那辛苦。這地方就是教會,就是上帝,就是耶穌,但我們也希望有個具體的地方可以去。非基督徒可能以慈濟、手機、電腦、電視、女人、酒、毒品,作你的逃避。但那些東西會追著你,反而給你更多逃亡的經歷。

這六座「逃城」很均勻的分佈在約但河東、西,表示任何一個地方都有。但不管怎麼好的地方,最好的教會、時代、基督徒家庭都一樣,我們靠著上帝得到一切的祝福,但在這裡面有時會經歷很艱難的事,所以我們到教會、牧師、主那裡。而我們去的「逃城」,希望是有耶穌名字的地方,能夠幫助我們。

哪些人會逃到這裡?

這一點聖經講,上帝很看重我們的內心(我太喜歡用動機,因為太狹窄了),上帝不是不看重外表。也就是強調我們心中要有上帝,心中要善良。如果心中有上帝、善良,就可以靠著上帝克服這世界上的艱難。

我們單單講殺人這件事。上帝先說,如果你蓄意謀殺了人,不管你用鐵器、石頭、木頭、手等什麼方式,(擴大一點,如果你殺人,不管是用毒品、酒、槍),只要是心裡存著仇恨、貪婪、嫉妒、好色,謀財害命、殺人滅口,那都該死。

但如果你殺人不是出於惡意,也不是要滅口,而是過失殺人,這種意外最痛苦。而生活裡這種意外多得不得了,把農藥誤當飲料喝、護士忙亂中給錯藥、工地鋼纜掉下來砸了人。

不要講殺人,像我這牧師,還是會有「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情形,就是每個人都會有的了。你不小心說一句話、一個動作,冒犯到別人,別人誤解,然後就一輩子恨你。這也很多。在這罪惡世界,只要還沒有到天堂之前,在人間不管我們怎麼好,怎麼信靠上帝,我們還是會碰到沒辦法解決的事,而上帝給我們一個逃城。

上帝說,心裡沒有仇恨,沒有怨恨,不是故意要殺人的,只是不小心,可以到「逃城」去。用法律名詞來講,就是蓄意謀殺,是死罪;過失殺人,可以逃到「逃城」去。

在幾千年前,以色列人一群奴隸到了迦南地,建立自己的國家,法律、政治、警察這些都還不上軌道,那情形有點像美國當年的西部邊疆生活,沒有法官和警察,只有巡迴的執法人員-巡迴法官(Circus Judge)、巡迴聯邦警長(Marshal)。當這些人沒有來時,怎麼解決?神真的也允,死者最近的親屬給他「報血仇」。最近的親屬要做兩件事,一個是幫助,就像波阿斯幫助路得一樣;另外一個就是報仇,但必須是沒有怨恨、仇恨或報復的心。

就像劊子手在殺人時,對那被殺的人一定沒有恨,只是很不幸國家給他這任務而已。也包括父母管教小孩,我們處罰人,或做任何事,必須出自愛心(康德說是出自實踐的理性),為他好。甚至對罪大惡極的人,甚至要把他處死,我們也沒有要害他的意思,都是愛人、遵行上帝律法的態度來做

所以,假如你真的無心傷人,或打獵的時候,沒打到鹿,卻誤打死了人;或兩個人一起去砍柴,不慎斧頭脫柄飛了出去,砍死了同伴;或你在沒有人的森林裡練槍法、丟石頭,誰想到樹上睡了一個人,一槍、一石致命。這怎麼辦?

聖經裡有非常合理的一個規定,當公權力還沒有來的時候,需要有些處理,民數記35:24,「會眾就要照典章,在打死人的和報血仇的中間審判。會眾要救這誤殺人的脫離報血仇人的手,也要使他歸入逃城。他要住在其中,直等到受聖膏的大祭司死了。」

他跟好朋友一起去打獵,不慎打死了對方,現在這好朋友的兒子要來報血仇。怎麼辦?「會眾要救這誤殺人的脫離報血仇人的手,也要使他歸入逃城。」「會眾」就是教會。這點在更早曠野之時就已經有了。因為人和人相處中總是有糾紛,兄弟、同事、夫妻都會有,然後就不講話或怎麼樣。也沒有別的辦法,所以需要有好的仲裁者來解決這問題。摩西一個人做不了這麼多事,所以就教導一批人分層負責,作判斷、仲裁。所以,舊約就有「信徒皆祭司」的觀念,大家一起來關心,但這需要有上帝的話來幫助我們。這也是教會需要訓練的,牧師做這種仲裁的事,會眾也做這事。

各位,不一定殺人,不一定被人傷害,也不一定要去報什麼仇,但我們心裡都有一些沒辦法處理的怨恨和不平。聖經上講,如果你到上帝那裡,到教會那裡,都能得到解決。有形的,是逃到教會;無形的,就是逃到耶穌那裡。淺說,教會就是一個逃城,讓我們能逃避、躲避壞事和艱難。當然正面的,教會不只是逃城,還是一個軍營、學校、醫院、家庭、一群有愛的地方。但也要知道即使在逃城、教會裡,人間還是有它艱難、可怕的地方。

作家錢鍾書先生有本名著叫「圍城」。很有意思,講到家庭,大家都常會講的名句就是:「在裡面的人想出去,在外面的人想進來」,人間常常有這情形。我想,每個人都有這些矛盾,甚至教會都可能有這種情形,恐怕有一大堆牧師想要逃離他自己的教會。人間都有這些困難,但我還是說,讓我們逃到上帝、逃到教會那裡,其實主要就是逃到耶穌那裡。

大祭司死了才可以回去

 一、代替的觀念

然後這裡他又有個非常奇妙的話,你要在逃城住多久,什麼時候能回家?「直等到受聖膏的大祭司死了。」如果你進去的第二天大祭司就死了,你馬上就可以回去;如果廿年後他才死,那你就要等廿年。

我覺得這裡有基督教很重要的一個觀念,就是「代替」。這裡大祭司預表耶穌,好像他代替你死了,你就可以回去。雖然你無心、無辜,罪不至於死,但你到底做錯事,神也讓你有個補救的辦法,就住在這裡,等到大祭司死了,等到那無辜的人死了,你就可以回去。在這之前,若想家人而出去,碰到了報血仇的,被他打死了,那就是你活該。

 二、悔改和反省

我想,逃城就像是一個「悔改」或讓你更小心的地方,要等到大祭司死了,也可以說你有一段時間「反省」,然後才可以回去。

 三、「重生或悔改」的意思

把這擴大一點,也是我們基督教所講的「重生或悔改」。從我們人犯罪以後,每一個人被趕出伊甸園。從一個角度來講,活在這罪惡世界裡,就像離開伊甸園的人一樣,沒有家,也回不去,要怎麼樣呢?幸好上帝為我們預備了救恩。當我們信了上帝,到天堂之前,我們在人間還是需要信靠上帝,使我們在這世界有一個可以去的地方。聖經上說,這是我們永遠的家鄉。其實從創世記就開始講,亞伯拉罕離開他的家,要到上帝給他的家那裡去。這叫做基督徒的重生或悔改。我們對上帝的皈依有一種絕對。那種絕對在亞伯拉罕身上,就是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在耶穌身上,就是你要撇棄一切,放棄你的財產、家庭來跟隨主。

重點都不在你撇棄父母、財產的意思,重點在你全心的信靠上帝,知道唯一能獲得拯救、避難的地方就是回到上帝那裡去,而且是徹底的回去。父母、財產、妻子、兒女,這些我們在人間覺得最重要的東西很好,是上帝給我們的,但他們不能救我們脫離死亡、罪惡、魔鬼、律法要求。舊約裡,上帝跟亞伯拉罕講,「你離開你的家,到我給你的家去」,其實意思就是「你要歸向我」。

各位,擴大一點的講,你到一個新的地方,出國讀書也好,躲債、換工作也好,結婚也好,都像進到「逃城」,一個比較安全的地方一樣,因為我們都希望能改變得更好,希望能避免一些艱難。或用最正面的講,我要有更大的幸福。結婚,就是避免獨身的苦,此外還希望有家庭的樂。

「逃城」就是教會

而在「逃城」裡,你最需要的是什麼?是這座城裡的人對你的友善。你希望這是一個友善的地方,食衣住行育樂各樣事都有人來幫助你。

我們在這世上會有苦,然後進到逃城、教會,最重要是希望認識到好的朋友。這朋友當然是耶穌,但也是耶穌給我們周圍的這些上帝的兒女。但相對的來講,耶穌看不到、摸不到,祂就是顯在教會裡祂兒女的身上。

當然從一個角度講,教會跟世界也沒有那麼大的分別,因為世界和教會都是上帝所管的。上帝的兒女即使在世上,上帝還是賜下為我們預備的、幫助我們的人,使我們被上帝保護得很好。舉例:當約瑟在自己家裡時,差點死在哥哥們手裡,當他到了世界、埃及,是被法老重用。大衛也是這樣,被自己的老闆掃羅王追殺,後來逃到他的敵人非利士人那裡。耶穌在這世界上也是個客人,「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保羅是上帝的使徒,到處建立教會,但他也說「我沒有一定的住處」。我們到各地都是流亡。彼得前書也講到,我們就是客旅。

基督徒逃到逃城,也建立逃城

我們每個人都生在罪惡裡(就是都有「原罪」),從出生起就沒有一個永恆的家。因為上帝的恩典,我們生來有父母照顧,但即使是父母,也常常會給兒女傷害。兒女給父母的傷害也是很多。不管是原生家庭或自己建立的家庭,如果你一直沒有找到耶穌,你一直是個流放、沒有家的人,你會因為自己和別人的錯被追趕、在逃亡,或追趕別人。上帝給我們逃城、教會,不管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公司、教會、婚姻,你可能換來換去,或固定在一處且被肯定,但最重要,甚至唯一重要的是,你的信靠、跟隨,只有固定在上帝身上。

從一個角度,約瑟、大衛、保羅、耶穌都是在逃。不要以為逃都是很壞的觀念,正面的逃亡就是我們要躲避罪惡、魔鬼、上帝的震怒,最後在耶穌裡,在教會裡找到了家。

但我們在逃的時候又有個非常正面的態度,就是我們逃到任何地方,我們也建立逃城,讓這世界沒有愛、溫暖、自己有錯、別人也有錯誤的人可以去到這裡,就是教會。保羅是這樣,耶穌是這樣,彼得是這樣,這兩千年來每一個基督徒也是這樣。這表示我們不愛這個世界,甚至我們捨己,對自己都不愛,而我們卻一方面對自己和世界有最大的愛,就是傳揚福音,建立教會。

你說,「我沒有建立教會的能力」?你加入一個教會,在那教會裡發揮上帝給你的恩賜,你就是在建立教會,讓其他人可以來。

也要知道,你的角色是不斷的在互換,或你同時又是逃亡、流浪的人,又是有家的人;又是客人,又是主人;又是被恩待的人,又是恩待別人的人。我們有被動的成分,也仍然有犯罪、被赦免的成分,這是我們在世上一直都有的,事實上在永遠我們都承認這一點。

這就讓基督徒不管在世界上多麼風光,你一定有個謙卑的心,「我不過是個流亡的人」,「我不過是個逃亡的人」,但上帝對我有很大的恩典,所以我今天在很豐富的時候也恩待人,也知道自己的不配。

我想到的就是雅各。從舊約獎,他是以色列人的祖先;從新約講,他也是教會的祖先。雅各非常恰當的表現出基督徒和世人的狀況。他並不是個好人,如同我們基督徒也不是好人,但我們白白蒙了上帝的揀選,不是因為我們好。

雅各也是被揀選、被帶領,然後逃離他哥哥的追殺。就像我們有時候也逃離,正面的講,不僅逃離這些罪惡,也希望找到更美好的理想。但即使是上帝給了他恩典,他還是一直都有變動。先逃離他的家,後來逃離他舅舅,又逃離示劍人的追殺,到最後要躲避飢荒,他在一百卅歲時因為飢荒又要逃離他的本鄉,到埃及見到他失去的兒子。我們可以這樣說,在埃及他就建立了教會。

摩西也是這樣。一出生就要被殺,所以就是逃離,在河裡被埃及法老女兒拯救,這都很稀奇。

我再次說,上帝在罪惡世界施行拯救,不僅藉著教會給我們永遠的救恩,也藉著世界給我們暫時的救恩和平安。後來摩西寫詩歌說:「主啊,你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摩西在不認識上帝的時候真是很絕望,但我們永遠住在上帝裡面就有平安。

以色列人也是,一方面來講是逃離埃及,後有埃及追兵。另一方面也是正大光明的出來,因為是上帝要他們出去成為大軍。

就像我們基督徒一樣,我們是逃離這世界上的罪惡、上帝的憤怒,進入逃城,得到安慰和保護。我們在逃城裡也可能需要逃出來,這教會、工作、家庭、婚姻讓我們很受不了,這都是不幸的事情,有時是自己犯罪,有時是別人有錯,有時是混在一起,我們就歸向上帝,上帝就給我們一個新的逃城。我們也很希望能一次比一次被建立得更好、更健全,一次比一次更不會犯錯,有更多對人、對事、對上帝的善良和愛心,一直到有一天我們就安息在主的懷裡,就是永遠的家鄉。

 
文字PDF /      講道MP3 / 
發佈者來自/71.167.46.205

前一篇     後一篇     修改     回"公佈欄"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