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講道系列

前一篇     後一篇     修改     回"公佈欄"

標題 / 111227 信經和使徒信經         編號 /  675
發佈者 /  康來昌       發佈時間 /  Wed Mar 28 03:43:22 2018
文字PDF /      講道MP3 / 
信經和使徒信經

華人的「信」傾向主觀

很多基督徒在信靠上帝時,常常是所信的一方面是聖經所啟示、教會所傳講的這位神;另外一方面,所信的可能是我們自己心裡製造出來的偶像。

舉個例子,我最近碰到一位姊妹,她很傷痛,因為半年前女兒心臟手術失敗死了。有人帶她來教會,跟她講耶穌,她也願意信,但我一直覺得她的信心是個錯誤的信心,因為她信的重點在她的慾望、主觀的態度,她正在投射、製造出一個上帝,這個上帝能讓她跟她女兒再見面。若再早一點,她也許很容易會上江湖騙子的當,就像西方靈媒,或甚至就像掃羅一樣,我能讓你跟你女兒見面,那鬼就出來。這是騙人的,魔鬼會藉著這個騙人,但也是因為我們心裡有種強烈的慾望,我想要見到我女兒。

我們雖常說,「你信耶穌得永生;你信而受洗就必得救」;或有時我們也會說:「我信心不夠,求主幫助」。然而,無論是「你要相信耶穌」或「我信心不夠」,我們所強調的都是「信的那人」的主觀態度。

信心在中國文化中有種表達方式,那就是我們比較強調的是從內心深處對上帝的一種依賴、投靠的態度。這固然是正確的,但這信心若有不恰當的發揮,就會變成一種哲學上的唯心論。譬如在教會裡,我們常講的信心不知不覺會把這變成從你裡面發出來的一種能力。當你信心大時,就可以移山倒海,要做什麼就可以,這甚至有聖經根據,例如,你們若有信心,叫山丟在海裡都可以為你成就。但這樣對「信」的瞭解是不恰當的。

用得最不好的,會變成一種義和團式的信心,就是只要有信心,把那符咒念一念,就刀槍不入。而且講這話的人永遠不會失敗,因為萬一刀槍入了,人死了,他還是可以說那是因為你信心不夠。

教會也是這樣,總覺得信心不夠,要怎麼樣能讓我們的信心強一點呢?我是看很多教會,尤其敬拜讚美團、領會的,還有特會,就拼命在刺激你。有點像熱門音樂會的主持人,就是怎麼樣用些動作、音效來讓人很興奮。

我不是反對興奮,很多人也會看愛德華滋的宗教情操,這宗教情操包括我們主觀對上帝的信、對上帝的愛,那都是一種感情、情緒,尤其是愛。「我現在大有信心,主讓我上山下海我都不怕;我要到非洲去宣教,大有信心」。但這種信心常常就是等於糊塗愚昧無知。這是我們華人教會講到信心時,所強調的我們主觀的心態。

「信心」是客觀的內容,且信的對象是正確的

主觀固然沒錯,然而若照正統西方教會傳統,「信」這個字主要強調的可能不是你主觀的信心,而比較講的是客觀的內容,也就是我們今天講的使徒信經。換言之,你的信心大不大、強不強、軟弱不軟弱,跟你個人不是最有關係的。你的信心大不大,好不好,是取決於你對於所信的對象,認識不認識有關係。

舉例,當巴力的先知在迦密山拿刀刺自己的時候,他們那信心的強烈度是很強的,但完全錯誤,因為他信的對象、客觀的內容是錯誤的。你看我們台灣,包括初一十五在街上燒香、祭拜的;包括在行天宮等地大家搶著進去要插頭香,可真是驚天動地;包括一個鄉下、不認識字的老太太,她要她的孫子喝香灰水,覺得這一定能醫病,這都是有強烈的信心,沒有信心焉有可能這樣做。他們對這錯誤的信仰有很大的信心。我這裡用了兩個字:「錯誤的信仰」,這是客觀的;「有很大的信心」,是主觀的。

舉這些例子就是說,你信得再虔誠,像巴力的先知、像鄉下老太太,如果信的內容錯了,那就錯了。所以我們不否認很多人主觀的信心很強烈,但那是錯誤的信心,因為他客觀的信仰內容弄錯了。

事實上在舊約就看到以色列人在西乃山底下時,從一開始就對這位上帝的信信得不恰當,他們還是常常用自己心裡所想要的,來攙雜了上帝對他們的啟示。所以當上帝剛剛在西乃山頒佈十誡後,他們馬上就有很虔誠但錯誤、惹上帝憤怒的信心及信仰活動,就是造金牛犢。這在出埃及記32:1,摩西在山上,以色列人跟亞倫說,「我們不知道摩西怎麼回事,你來為我們做神」。然後當金牛犢造出來後,亞倫說,「以色列啊,這是領你出埃及地的神」。也就是說以色列人在拜金牛犢時,但他們並不覺得他們在拜偶像或假神,反而覺得他們在拜耶和華,他們是個混雜的信仰。

各位,這在你也是很有可能的,就是在信靠上帝的同時,常常會把上帝加上一些其他因素。譬如,上帝是一個會讓你得到博士學位的,上帝不可以讓我得不到,因為這個慾望太大,以至於後來他失敗、沒有通過博士,精神就錯亂。我們教會有好幾個這樣的人。也是我們華人教會從過去百餘年來,主流的教會所強調的,主觀個人對上帝有一種強烈的渴慕及信心。這些都不太恰當,因為你要主觀信得對,那前提是必須你要客觀信得對才行。這就是我今天很感謝主能讓我有這機會來講解信經,這信仰的內容。就像你很強烈的喜歡一個人,相信你可以把終身託付給他,但如果你信託錯了對象,而且到結婚後才發現他的為人內容如何,那就太晚了。

「信經」

因此我們講信經時,是很強調信的理智、客觀的內容。上帝客觀的話都不是我們自己想像出來的,而是靠著上帝給我們的啟示而知道的。當我們有了聖經,你說這就夠了是沒錯,不過因著我們人的罪惡和糊塗,所以教會歷世歷代就有很多信仰純正也敬畏上帝的人,就希望把聖經裡的信仰再把它濃縮成比較好記,讓我們能知道那內容是什麼,於是就有了信經。所以雖然有聖經就夠,唯獨聖經,但為什麼我們還需要這些信經?就是希望信仰內容能被我們的理智瞭解得更清楚一點,也就是客觀的部分。

使徒信經

使徒信經,應該不是使徒寫的,但大家都覺得是表達了使徒的正統信仰,所以說是使徒信經。信經(Creed),是從拉丁字Credo來的,就是「我們所相信的」。重點一個是強調「我內心竭誠相信這些」,但更重要的一個意思是「我之所以這樣信,是因為我信得對,信的內容我知道」。我就用趙中輝牧師翻譯的版本來講,這個版本的使徒信經是這樣:

使徒信經
我信上帝,全能上帝,創造天地的主。
我信耶穌基督,上帝的獨生子,我們的主;
因著聖靈成孕,從童女馬利亞所生;
在本丟彼拉多手下遇難,被釘在十字架上,
死了,葬了,下到陰間;第三天從死裡復活;
後升天,坐在無所不能的父上帝的右邊;
將來要從那裡降臨,審判活人,死人。
我信聖靈;一聖基督教會,聖徒相通;
罪得赦免;肉身復活;並且永生。阿們。


信的對象:三位一體真神

首先,我們信仰的對象,到底信的是誰?你可能會講我們信耶穌,這沒有錯,不過若講得更完整、更恰當一點,是我們信神。當然信耶穌就一定信神,不過,東正教就常常批評我們,說我們太強調聖子了,而沒有講聖父;靈恩派也批評我們,說我們沒有講聖靈。不過,我們不承認他們這樣的批評,因為要認識神唯獨藉著基督,所以敬拜耶穌基督這沒錯,不過我們也會承認一點,就是我們信的對象是三位一體的真神。

使徒信經所說信仰的對象有三個:第一個是我信上帝,就是聖父;第二個是我信耶穌,就是聖子;第三個是我信聖靈。不過,當然聖父、聖子、聖靈是一體,又是不能分的。基督教是獨神論,不是三神論。所以當信經把信的內容變成這樣一種看似三的形式,卻是我們最不懂的,甚至我才發現我們信友堂在受洗的基要真理課裡,有的竟也故意把這去掉,因為太難講了,乾脆不講,但我們信的最重的是,這神是三位一體。

事實上,加爾文寫的《基督教要義》,就是按照〈使徒信經〉的形式,逐步展開論述出來的,那意思就是信的重點是上帝啟示出來的道理。我一定要用這字眼,倪柝聲、聚會所他們很不喜歡這樣講,他們說「道理」是死知識,我們不要那些死知識,我們要有活信心。但真實的信仰就是要建立在對上帝道理的認識上。沒有認識,沒有真信仰。沒有認識即使有信仰,也是假的。這不是靈恩派或東正教犯的錯誤而已,近代神學院也都犯這錯誤,就是太強調人主觀的信心,而忽略了客觀的信的內容。

但我也承認,要把這些東西解釋得很多、很正確,而且越講越精細,也的確可能造成沒有活出一個美好的生命出來。十九世紀的敬虔主義興起,就是因為那時正統的信仰,天天在講究信仰的客觀內容,到最後就覺得很無聊、繁瑣。其實不無聊。各位如果喜歡研究神學,我是勸你一定要多做點事,包括排椅子、煮愛筵,免得你沒有把信仰活出來。但要把信仰活出來,那前提還是信仰的基礎要好。你要知道你信的是誰。

 聖父

使徒信經第一句講:「我信上帝,全能上帝,創造天地的主。」各位可以把使徒信經裡所有的「信」字都改成「認識、知道」。這裡首先就講到聖父,然而整個信經裡講,聖父的篇幅最少,講聖子的最多。那就是我們信的神是,有位上帝給我們啟示,聖經的記載,在耶穌基督裡顯出來。

這裡講「全能上帝」時,你也要馬上想到上帝有很多的不能。上帝不能說謊;不能作惡;不能背乎自己。上帝的全能要跟上帝的全然善良、公義連在一起的,所以祂的全能不是回教徒的上帝阿拉的那種為所欲為的全能。所以如果上帝只有良善全能但不公義,那我們人就通通上天堂,沒有人下地獄,然而上帝是公義的,所以我們人會下地獄,因為祂痛恨罪惡。但因為祂又有慈愛,所以祂就讓祂的公義不至於全部消滅我們,而能被祂的慈愛、智慧所成全。

 聖子

第二句「我信耶穌基督,上帝的獨生子,我們的主」,這裡也可以看到有三位一體的意思,因為第一個「我信上帝,創造天地的主」,上帝是主;第二個「我信耶穌基督,我們的主」,耶穌也是主,而「主」都是用單數,我們只有一位主。耶穌基督是上帝的獨生子,祂與上帝是本體相同。我們這些神兒女不是,我們是被領養的兒子。祂是我們的主,祂管理我們,有最高權柄。

第二句是講出耶穌基督的神性,聖子的身份;而第三句就講祂的道成肉身人性這部分,祂「因著聖靈成孕,從童女馬利亞所生」。這也是我們難以想像的事,耶穌基督就祂的神性來講,祂是上帝的獨生子,在永恆中就被上帝所生,就跟上帝同榮同尊。但在希伯來書、加拉太書講,到了這末世,「及至時候滿足,神就差遣他的兒子,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祂的產生在神學上很重要,耶穌基督跟聖子有相同,也有不同的地方。聖子是三位一體的第二位,耶穌基督也是三位一體的第二位,不過耶穌基督這位「三位一體的第二位、上帝的道、上帝的獨生子」在某一個時間生下來在人世間。就聖子來講祂是永恆的,不死的;就耶穌基督來講有一個人的身體,會死的,不是永恆的,是在兩千多年前歷史中發生的一件事,之所以成為人,是為了祂要來世界死亡,好來拯救我們。

神學上講,耶穌的神性沒有母親,祂是天父生的;耶穌的人性沒有父親,祂不是男女交合而來的,是聖靈在馬利亞裡面。祂是聖靈成孕的,正統神學是這樣講,耶穌的成胎、成形只有在聖靈感孕成胎的那一剎那是神蹟,之後都跟你我一樣。聖靈在馬利亞腹中產生了一個姑且說是受精卵,從那受精卵著床開始就跟一般人都一樣。教會歷史上有很多異端說,耶穌的身體跟馬利亞沒有關係,馬利亞的子宮只是讓耶穌從那裡出來,與耶穌一點關係都沒有。這種都是異端,各位,耶穌的身體除了剛開始的那一剎那,以後完全都是馬利亞的子宮胎盤供養祂的,包括祂生下來以後祂的身體跟你我一樣,祂除了沒有罪以外,跟你我都一樣。

這部分到今天還一直都有很多異端,包括中國大陸一些家庭教會都拒絕這種正統講法,他們都還是跟早期的異端「幻影說」一樣,覺得說耶穌是人太侮辱耶穌,耶穌根本沒有一個人的身體。這是錯誤的講法,耶穌有人的身體,耶穌是「被人所生」,再強調一次,耶穌是「被人所生」。

下面一句「在本丟彼拉多手下遇難,被釘在十字架上,死了,葬了,下到陰間」,這裡講的當然都是救恩論,再強調一次,耶穌的被人所生,其目的只有一個,祂能完全背負我們人的罪,耶穌為我們死,不是幻影。使徒信經裡在講耶穌被馬利亞生,然後被彼拉多釘死,甚至花很多時間講「死了、埋了、下到陰間」,目的就是在針對異端;有些神學家、歷史學家也這樣講,就是在針對這種「說祂沒有一個跟人一樣的身體和人性」的異端,所以要特別強調祂是被女人生的,祂也真的死了,祂也真的埋葬了。至於說「祂為我們死、祂背負我們的重擔」這些在信經裡都沒有講,也可能在信經寫的時候他們對這方面的真理還沒有多想,事實上,這也的確是到了安瑟倫以後,慢慢才越來越被人瞭解的。因此信經裡所針對的異端,就是對付那種覺得耶穌是跟我們的肉身、人性不大一樣的異端而發。

這「下到陰間」有很多爭議,整個使徒信經裡這一句的爭議最大,就是到底耶穌死了是下到陰間?還是直接到樂園裡?。關於這個,加爾文、路德的講法不完全一致,但都很好,就是我們確定一件事情是,耶穌基督真的死了,不但死了、而且埋葬了,下到陰間。

「第三天從死裡復活」。你們大概也沒有想過為什麼要第三天,為什麼不第一天、第二天就復活?我想這一點加爾文很強調,就是要我們確知祂是死了,不是一時昏迷。也不要更長時間,更長的話,大家的穿鑿附會也會更多,所以就在這時候最恰當。不過,你說,「祂第三天從死裡復活,這就跟我們不一樣?」各位,一樣的,你看這使徒信經最後倒數第三句,「肉身復活」,就是了。耶穌復活,我們也會復活,這是給我們的盼望。

「後升天,坐在無所不能的父上帝的右邊」。這所謂「升天」、「坐在」,不是說耶穌坐什麼樣的椅子,那都是個形容,一方面表示耶穌真的有個肉身,還有物質。上帝當然是靈,或天堂真的也有物質的成分,不過這裡恐怕最重要是在說祂坐在父神的右邊做什麼,祂已經坐了兩千年了。這裡沒有講,但從羅馬書、希伯來書可以看到耶穌在天上就做一件事:不住為我們禱告。所以這是我們很大的一個安慰和幫助,祂坐在無所不能的父上帝的右邊,為我們祈禱。這從約翰福音講就是為我們預備地方,讓我們能夠因著祂為我們禱告而我們更聖潔,以致於將來在天上我們更完全。

 聖靈

「我信聖靈,一聖基督教會,聖徒相通;罪得赦免;肉身復活;並且永生。」這每個都跟聖父和聖子有關係,不過如果講到基督徒的成熟長大、教會的豐富也在乎聖靈的話,我們的確把聖靈的工作比較描述在教會裡這些活動,那是對的。也就是說,我們今天當然是信耶穌、信上帝,信三位一體神,你不可能信聖父而不信聖子和聖靈,但如果講位格祂們是有所區分時,我們也可以講祂們的工作也有所區分,聖靈就跟教會連在一起。

「大而公的教會,聖徒相通」,這一點恐怕也是我們非常陌生的,雖然我們今天既好像沒有直接摸到、看到耶穌,更沒有坐在天庭看到天父如何創造和管理萬有,我們今天最知道基督教的,包括所讀的聖經和各樣聚會,都是一些非常不怎麼叫人興奮,不是什麼三重天的經驗,也不怎麼叫人覺得很稀奇,比十二月卅一日在101大樓前的煙火要無聊多了。但如果我們能在教會裡繼續成長,而且繼續愛主的話,那就是聖靈的工作。這聖靈工作使所有弟兄姊妹都在一個教會裡面,大而公的基督教會是看不見的,但又是有形的教會,主要是藉著聖禮和禱告和上帝道的傳講,把我們聯繫在一起。就是我們相信教會,這是今天基督徒也比較忽略的。

當然我們不會說我們相信教會,但在我們信友堂的使徒信經版本裡就有信教會,「我信聖靈,我信聖而公之教會」。趙中輝先生就把教會放在聖靈的底下。兩個都可以。再想想:「我信教會」,這是甚麼話,好像不通?但如果想到教會是基督的新婦,是聖靈的殿,你講你信教會,其實也不算錯。

「我信聖徒相通」。就我們人性,我今天真的也看不到、也摸不到上帝、耶穌、聖靈,但藉著教會的聖禮以及你們的聚會,我們一切對上帝的認識,我們的永生都藉著這些。各位再想想你的信耶穌、成長;你來團契;甚至你個人的讀經禱告習慣,都是教會教導你的。而教會是神透過聖靈、聖經來幫助我們的,所以願你不要離開教會。「聖徒相通」,我們因為都是上帝的兒女,在聖靈裡也彼此扶持。

「聖徒相通」跟「罪得赦免」連在一起非常奇妙。通常我們想「罪得赦免」是跟耶穌的寶血連在一起,他大可以說,「耶穌在本丟彼拉多手下遇難,被釘在十字架上,使我們罪得赦免」,但他不把「罪得赦免」跟耶穌為我們死連在一起,卻跟教會連在一起,我覺得太有意思了。一個很實用的就是,我們在教會裡面經歷太多的罪惡,教會太差勁了,所以你就在教會裡也經歷到「罪得赦免」的恩典,包括你赦免別人,別人赦免你,包括我們被上帝赦免。

我們也相信「肉身復活」,每一個基督徒都要相信肉身復活,你要說你是個獨立的基督徒,不去教會的話,你也很難相信肉身復活,因為當我們碰到死亡時都很絕望。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總是在碰到家裡有人死的時候,他的信心就堅定一點,因為通常在悲哀絕望時,這世界不能給你盼望,只能給你害怕,但教會常在這些時候就付出很多。不過我也希望不要等到家裡有人死了我們才信上帝,只是在有人死時我們知道會復活。這復活當然是上帝的大能,但聖經喜歡用聖靈來表達。

「我信永生」。永生當然也是肉身復活的一個表達,但這「永生」不是只有死後上天堂,「永生」是有上帝的生命,所以「永生」可以是我們還沒有出生的時候,在萬世以前被揀選。也可以說是我們重生得救、信耶穌開始的,當然也可以說是我們死而復活時,或主耶穌再來時開始的,但那復活的生命跟我們現在的肉身是有關係的,長相什麼的都有關係。

 
文字PDF /      講道MP3 / 
發佈者來自/71.167.46.205

前一篇     後一篇     修改     回"公佈欄"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