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講道系列

前一篇     後一篇     修改     回"公佈欄"

標題 / 130330 十架七言(5)(約翰福音19:28)        編號 /  897
發佈者 /  康來昌       發佈時間 /  Wed Apr 8 08:13:57 2020
文字PDF /      講道MP3 / 

十架七言(5)



十架上第五言

經文:約翰福音19:28,「這事以後,耶穌知道各樣的事已經成了,為要使經上的話應驗,就說:我渴了。」

耶穌的神人二性

當耶穌說「我渴了」時,其實重點也在表達祂的人性。當耶穌自稱「人子」時,也是把祂的人性表達出來,雖然「人子」這字也有神性的含意。學者很喜歡討論「人子」這字的意思,不過加爾文說最基本的意思就是祂有完全的人性,除了沒有罪以外,其他都跟我們一樣,會餓、會渴、需要成長、有很多無知、情緒等等,只是沒有罪。

所以馬太福音24:36,「但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連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獨父知道。」這不是指子和父的神性不同等。完全同等,祂們的位格,父、子、靈都完全同等,只是在表達祂的人性是不知道的。

馬可福音11:12,「耶穌餓了。遠遠的看見一棵無花果樹,樹上有葉子,就往那裡去,或者在樹上可以找著什麼。到了樹下,竟找不著什麼」,耶穌就咒詛那棵無花果樹。「耶穌餓了」表示祂有人性,「遠遠的看見」也表示祂有人性,祂甚至連孫悟空都不如,孫悟空火眼金睛可以看很遠,耶穌看到那樹還不知道有沒有果子,還要走過去找,找了半天沒找到,這也表示祂實在是人性。然後祂的人性就跟你老公一樣,會發脾氣,吃得不夠好,上菜慢一點就發脾氣。祂就咒詛那棵無花果樹,「從今以後,永沒有人吃你的果子。」

聖經把這段話記載下來,實在很丟耶穌的臉,我們可以說祂太人性了,像尼采講的「to human」,人性太重了。但你不要忘記這件事情也是顯出祂的神性,當祂說,那樹就死掉了。

所以這就是神學很重要的地方,耶穌的「神人二性」是一起進行的。甚至你不能說耶穌在十字架上只是祂的人性死掉,但你又不能說耶穌的神性死了,因為神不會死。所以就是非常奧秘的情形我們必須說耶穌是真的死了。而我們能說 「神死了」嗎?這很難說。有些神學家說可以,甚至應該,有些神學家說這是褻瀆,絕不可以。我們說在十字架上死的那一位,甚至馬利亞懷的那一位、道成肉身的那一位、在馬槽裡生的那一位、被約翰洗的那一位、受魔鬼試探的那一位、在客西馬尼園呼求的那一位,任何時候都完完全全是完全的神又是完全的人。包括死,你也必須說是完完全全的那一位死了,不可說死了一半,就是死了。你一定要說「神死了」也可以,說「人死了」也可以,因為祂是結合在一個位格裡。包括耶穌的被試探,雅各書清楚告訴我們神不被試探,所以耶穌的神性不可能被試探。但魔鬼又不是騙祂那一半,魔鬼試探的是祂整個這位。

你說「康牧師,這真是我要忍耐到幾時呢?我已經很疲倦了」。我們在講的不是很抽象的神學,是跟我們有關。是,我們沒有神性,但我們有聖靈的充滿,是神的兒女,而且在罪惡的世界、現實的教會裡,在聖餐、洗禮裡,在世俗工作時,我們又一再經驗神人交會的事;在癌症、死亡中,經驗神的完全同在和完全的恩典,在吃餅分杯時,在受洗受浸時,我們的經驗不只是象徵的,就算是象徵的,也是神的話這樣講,「你們是我的身體。我住在你們眾人當中」,我們與基督聯合,包括剛才說的羅馬書第6章的話,所以這很奇妙的事。其實你都有經驗,包括現在都經驗。我們有時真的覺得與主同在是真實的,有時又會覺得神在哪裡,甚至我很懷疑、不信。所以在這種覺得很懷疑、猶豫時,其實正面的來講正是表示我們的靈性,而神的恩典在我們身上。

路加福音2:16,耶穌十二歲時是一面聽一面問。路加福音2:52,「耶穌的智慧和身量(或作:年紀),並神和人喜愛他的心,都一齊增長。」也不要小看這句話,就耶穌的神性來講,父對子的喜悅是永遠無窮無盡,不增也不減,無始也無終,但就耶穌的人性來講,父對祂的喜愛是增加的。這樣講就是耶穌出生、聽道的時候,父好像還不太喜歡祂,後來越聽話、越服事就越喜歡祂。是,聖經這樣講,連神對耶穌的喜愛也是逐漸增長的。我們也只能說這是指祂的人性。

但我們又不能說上帝對祂神性的部分是永遠非常喜歡,對祂人性的部分是逐漸增加,一半一半的,不能這樣說,因為祂也是個位格。所以今天真是很頭痛,但希望這些事能讓你在學習真道上有個穩固的基礎,知道聖經跟我們的生活有關係。

約翰福音4:6,「耶穌因走路困乏」,祂會累,不是裝的,甚至不是為要引起撒瑪利亞婦人同情,耶穌是真的走路困乏了。其實在這裡也又講到祂的神性,因為講到「耶穌必須經過撒瑪利亞」。就人性來講不是,耶穌要回到北方不是必須經過撒瑪利亞,講必須經過,就是耶穌用祂的神性知道祂必須在這裡做一個傳福音的工作。不僅是對撒瑪利亞婦人,而且對那城中的人,祂必須去。從一個角度來講神是絕對自由的,要做什麼都可以,但神學家又喜歡講,神是絕對的必然的,祂做每件事都是出於必然,沒有偶然的,所以祂必須去那地方。神性裡沒有什麼選擇的,祂是絕對的自由又是絕對的必然。「耶穌走路困乏」顯出祂的人性,也顯出祂的神性。

約翰福音12:27,「我現在心裡憂愁,我說什麼才好呢?父啊,救我脫離這時候」。同樣,這句話也是把耶穌的神性和人性都表達出來。「我憂愁」這是人性,「救我脫離這時刻」也是人性,但祂在說「父啊」,祂是天父的兒子兒子當然有父的性,就是神性。約翰福音14:28,「父是比我大的」。這也指著祂的人性。

提摩太前書2:5,我們中文聖經也不敢直接翻,「因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間,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原文不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而是「那人基督耶穌」。特別強調「那個人」,不是「降世為人」,是「那人」,沒有提到祂的神性。
其實這都在表達一件事,我們在認識基督的時候,不能只相信祂是完全的神。祂是完全的神,但除了沒有罪以外,祂有跟你我一樣的人性,會渴、會餓、會痛、會不知,都是真實的。

腓立比書2:7,「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這些經文,尤其是越重要、越感動人的都很容易成為魔鬼使用的工具來製造異端。各位不要稀奇,聖經是神的話,但魔鬼的厲害就在這裡,牠可以引聖經的話來讓你犯罪、製造異端。耶穌被試探時魔鬼不是就引聖經的話?所以不要以為有人拿著和合本聖經,他就不會犯罪,一樣的,就算引希臘文、希伯來文原文,引得完全準確,也可以犯罪。魔鬼的厲害就在這裡,但你也不要害怕,上帝是更厲害。你也很厲害,你的厲害就在於知道你一點都不厲害而倚靠上帝。

耶穌(或說聖子)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虛己」是神的話,但成為一個異端的反應。就是在十九世紀英國的一些異端說聖子成為人,就是祂把祂的神性都否定、倒空了一段時間。這是異端。你說,「明明說虛己,不就是說原來的神性沒有了」?不,正統神學裡神性不能被虛掉,虛掉就不是神了。聖子成為人,不是減少了祂的神性,是增加了一個人性,所下面就講「取了奴僕的形像」。不是虛了神,而是取了奴僕;不是把神性減少,而是加上了一個人性。

剛才也有人問:「耶穌復活以後還有人性、肉身嗎」?有,一直到永遠都有。但耶穌(或說聖子)道成肉身之前沒有人性,也沒有肉體,之後就有,而且到永遠,而且是榮耀的身體。

希伯來書2:14-15,「兒女既同有血肉之體,他也照樣親自成了血肉之體,特要藉著死敗壞那掌死權的,就是魔鬼」。祂有血肉之體,祂也真的死亡了,死本來就是罪的刑罰,祂的死就是替我們成為罪,替我們承受罪惡的刑罰。

希伯來書4:15,「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沒有犯罪」是錯誤的翻譯,原文是「沒有罪」。祂不是沒有犯罪而已,祂沒有罪。這兩個不一樣,在我們人間沒有犯過那罪、沒有那行為,就不是罪,但在神的眼光,即使你沒有犯過罪,你還是有罪。也就是說當你的罪行沒有表達出來(就算在心裡)時,你還是有罪的。

人的實罪(本罪)與始罪(原罪)

我也再多講一點神學上的事。一個人就算心裡也沒有犯罪,他還是有罪。因為我們講基督在十字架上死這些事,都是跟人的罪有關,所以我這樣講也不是離題,希望這樣的教導不會讓你們驕傲。神學是很好的,但有人學了神學就喜歡跟人家爭辯,這求主讓我們避免。

我們人的罪,今天一般基督徒所想的罪,都是想到人的 「本罪」,英文叫actual sin,是跟「原罪original sin」對比的,但這兩個字中文這樣翻都不好,在中文裡「原和本」幾乎是一樣的意思,所以會搞錯。actual sin翻成「實罪」稍微好一點,實際的罪,就是你自己實際犯的罪。每個人都有實罪,就是殺人放火、奸淫擄掠,或我們腦袋裡淫亂、驕傲、自私的想法等等,每個人都有。

不過這樣講還需要補充,有人沒有實罪,你說誰沒有?夭折的小孩還不太敢講,我們講胎兒或嬰兒。其實這也不敢說,因為就目前的科學儀器,沒有辦法偵測剛生出來的嬰孩腦袋裡想什麼。用我們覺得合理的人間的想法,假如一個小孩一生下來(或在母腹中)就臍帶繞頸,被纏死了,我們姑且說他沒有actual sin實罪。但也很難說,他可能被纏的時候很恨他媽媽。不過我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已經有那意識。而這就涉及到神學上的事,包括墮胎有沒有罪等等,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人算是一個人?

一般西方比較保守基督徒的講法,受精卵一結合的那一剎那就算是個人。有人覺得是著床時開始算。這些你不要覺得是吃飽飯沒事幹,裡面有很大神學和生活中的意義,包括什麼時候可以墮胎。當然一般講什麼時候都不可以,但這裡面也有另外一件事,包括救媽媽還是救胎兒的問題。各位要知道,相信胎兒就已經是一個人的人,是要救胎兒,不救媽媽的。為什麼?這都跟神學、信仰有關係。因為在天主教的國家裡,這媽媽已經得救了,所以不需要救。理論上胎兒是個弱者,需要被保護,你不能犧牲他。不過這離得太遠,我們就不去講。

我們姑且說胎兒在母腹中時沒有actual sin,但他仍然需要上帝的救恩。所以在這一點上我們也極力反對天主教說的:「宇宙中、人類歷史中、亞當夏娃後裔中只有一個人沒有罪,就是馬利亞,她在胎中都沒有罪」。因為就算要說在胎中時沒有actual sin,但仍然有original sin。(為了不要誤解,我就不把它翻成「原罪」,而翻「始罪」,就是開始的那個罪;當然原跟始也很類似)。

一個胎兒、嬰兒,完全有要下地獄的罪惡。我知道你們聽了受不了,但有,在羅馬書第5章有講這就叫原罪(始罪),這不是我們自己身上、靈魂裡的actual sin,而是每個人都有個始罪,就是亞當夏娃犯的那個罪。聽來很無辜、冤枉,也就是說你也在伊甸園吃了那果子。記得嗎?在羅馬書第5章,耶穌跟亞當是放在一起講的,因為有類似的地方。亞當犯的罪你沒有犯,但算你犯了。耶穌行的義你沒有行,但算你行了。「因一人的悖逆,眾人成為罪人;照樣,因一人的順從,眾人也成為義了。」其實我們的救恩和罪惡就是這兩件事。

最難解的就是,亞當犯的罪為什麼在我身上?其實不難,因為上帝這樣做。這都是神學家的解釋,所以很多人反對原罪,很多人說這都是神學家想出來的。對,你今天看到比較虔敬一點的神學家或聖經學者甚至都會說羅馬書第5章沒有講原罪,原罪這字在聖經裡沒有的。而羅馬書5:12這樣講,「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奧古斯丁錯誤的把這解成「眾人在亞當裡都犯了罪」,所以現在的學者都說這不合希臘文的解釋。這沒有錯,但聖經下面5:16就講,「因一人犯罪就定罪」,因為一個人犯罪,大家都被定罪。

這在加拉太書也有講,「聖經(神、律法)把眾人都圈在罪裡,為叫神的恩典可以因耶穌基督而臨到信的人」(加3:22)。這話真是難聽極了,說起來我們今天這樣都是上帝害的,不是亞當害的。亞當犯罪,因為上帝的憤怒,就讓亞當夏娃的每個後裔(除了耶穌以外)都受到咒詛,這是原罪的咒詛。

有人很感動我昨天講的:耶穌的救恩使我們的罪不算為罪,那另外有一個你很討厭的事就是,亞當夏娃的罪惡,使我們沒有罪的人被算為有罪。你說為什麼要這樣做?為什麼每個人都必須因為亞當夏娃的罪而身上帶著這原罪的記號,使包括嬰兒的每個人(或姑且說像孔子,從人來看一生都很聖潔的人)也一樣需要上帝的救恩,而且是同樣需要上帝的救恩?就是上帝定意要叫這罪惡世界的每個人認識一件事:不靠著上帝的恩典,我們不能得救。

各位,答案就在這裡,你不服氣,我沒有辦法。這有點像考試時老師出的題目特別難,讓每個人都零分、被死當,為要叫你向他求恩。為要讓你知道「我不可憐你,你會當掉」。如果你今天聽到這些都不想信耶穌了,我也沒有辦法,若你聽得很感動信耶穌,那就很好,感謝主。

所以馬丁路德講,「你不要想這些,你想原罪、預定、上帝絕對的權柄,會受不了」,是,你受不了,那怎麼辦?你仰望耶穌,仰望十字架上的耶穌,仰望為我們道成肉身的耶穌,那就讓你知道上帝的慈愛和上帝的智慧。

這兩天講的就是我們非要耶穌的拯救不可,耶穌真的能救我們。但我不想躲避任何問題,你在看聖經、思想時也不要躲避任何問題。我不躲避上帝預定的事,因為聖經不躲避,我甚至不躲避上帝看起來很愚蠢,在約伯記裡顯出上帝是那麼不講道理。因為亞當夏娃的罪惡,我們都在上帝的咒詛中,使我們非要上帝的救恩不可。這是讓你覺得:「對,整個人類歷史這樣理解才對」,還是「上帝很壞,我不要信了」,我不知道,你可能會經過一段覺得上帝很不合理的時間,那也不稀奇,不是耶穌也經歷過這樣的事嗎?不是我們就在剛剛才講到耶穌也問這樣的事嗎?只是祂沒有罪,我們有罪就是了。我們就繼續在永恆上帝奇妙的啟示─聖經,在耶穌基督道成肉身中間,也在我們這些凡夫俗子每天生活裡學習經歷這永恆。

下面就來看約翰福音19:28。在這之前我們說過的26、27節,「婦人,看,你的兒子!看,你的母親!」這一方面表示人間任何的關係(包括母親和兒子),通通不能讓我們進神的國,需要信靠上帝,但如果我們信靠上帝,我們又在人間(包括罪惡的教會裡)經歷到我們是肢體,彼此關懷、關愛。

耶穌的話都在表達信心

28節,「這事以後,耶穌知道各樣的事已經成了,為要使經上的話應驗,就說:我渴了。」你有沒有覺得耶穌好像引錯了聖經?各樣的事已經成了,耶穌不是應該說「成了」,怎麼會說「我渴了」?祂當然不會引錯,祂也不是故意要這樣引的,這裡只是在表達耶穌在最痛、最苦、最難的時候仍然信靠神。

各位,這就是你我,因為耶穌的經驗就是我們的經驗,我們真的有時在最混亂的時候,你仍要相信。我以前很害怕如果真的是在很大的酷刑或引誘中,我會不會不認主。很多人都問過這問題,包括路德、本仁約翰,我們沒有把握。剛才也有人問:「我真是信得不穩固」。感謝主,誰信得夠穩固?只有上帝是穩固的。這裡在表達在最艱難時,耶穌還是遵行上帝的話,還是相信上帝。

這是舊約裡很含糊的一句話,「我渴了」。29節,「有一個器皿盛滿了醋,放在那裡;他們就拿海絨蘸滿了醋,綁在牛膝草上,送到他口。」在耶穌嘗醋的這件事裡,你也知道好像有兩個不同的描述。有人給祂醋,就好像今天你渴得半死,人家給你一碗辣椒水。就是耶穌很渴,給你解渴的東西是讓你更被刺激。但也有人說那醋是解渴的。到底是什麼?我想兩個意思都有。人可能要羞辱主,人可能要安慰主,但不管怎麼樣,一個信靠上帝的人必定能在醋、苦中經歷上帝的同在。

下面一句「成了」是我們明天要講的,這裡講到看起來在一切都成就時耶穌居然說「我渴了」。所以我們是在耶穌說「成了」,也在耶穌說「渴了」的時候,就永恆來講,上帝的恩典都成就了,你說「我渴了」也好,你說「成了」也好,你都可以誠實的說。不要怕說我渴了,不要怕說我們在生活中會經歷各樣艱難,而這艱難不好意思跟上帝講。你現在有艱難、有困苦、有喜樂,我們都把榮耀歸給主,也都把困難告訴上帝。我們很希望我們的生活是這樣。

「信就必得著」的理解

現在來看馬可福音11章,耶穌咒詛那無花果樹,樹就枯乾了。這段經文裡其實有很多問題,包括看馬太福音的記載,耶穌咒詛,那無花果樹馬上就死掉,而這裡的記載是隔了一個晚上才死,對很講究的人來講會覺得聖經有矛盾。各位,聖經沒有矛盾,應該是在馬太福音耶穌咒詛時,無花果樹馬上就開始枯乾,到馬可福音時就已經枯乾到連根都乾了。

這在表達什麼?就是你要有信心。你當然很難連在一起這樣想,耶穌把一棵無花果樹咒詛死了,目的是要你有信心,有信心到什麼地步?馬可福音11:23-24,「我實在告訴你們,無論何人對這座山說:你挪開此地,投在海裡!他若心裡不疑惑,只信他所說的必成,就必給他成了。所以我告訴你們,凡你們禱告祈求的,無論是什麼,只要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

這經文有人會覺得是聖經上最棒的經文,但你不覺得這經文是我們信仰最大的一個困難嗎?我看馬可波羅的傳記,說到中亞的一個國家有個修道院和一座教堂。(你知道中亞這些地方後來都被回教徒佔領)。其中有根柱子是基督徒向回教徒要來的,現在回教徒就要把它拿回去,基督徒不肯,回教徒的國王就來跟基督徒講,他說,「你們相信聖經都是上帝的話,聖經裡有這段話,『無論何人對這座山說:你挪開此地,投在海裡』,你只要相信就一定會成就,是不是」?「是」。「明天我們來拿柱子,在這之前,你們先禱告,求前面這座山丟到海裡,如果沒有,我們就要拿這柱子,還要把你們通通殺掉」。

這是耶穌的應許,「你們只要有信心,叫山投在海裡也能成就」,各位,這應許兩千年來有誰用過?下面更痛苦了,這是靈恩派最喜歡引,福音派最不敢碰的經文,注意耶穌說的話,不要躲避問題:「凡你們禱告祈求的,無論是什麼,只要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無論是什麼,包括要工作有工作,要丈夫有丈夫,要妻子有妻子,要錢有錢,這是聖經講的,不是我講的。各位姊妹現在禱告:「主啊,我要一個丈夫,他現在就出現在我眼前」。你要相信,主一定給你。但禱告完了,沒有出現。

馬可波羅那故事裡結果怎麼樣?他們的傳說一定是基督教得勝,有神蹟,因為馬可波羅是基督徒。不過我不講那個,我要講的是這經文怎麼成就?我們在講耶穌說我渴了,這句話怎麼應驗?應驗得也很丟臉:我渴了。我在說耶穌有人性,我在說這裡在講到說你渴了、餓了、艱難的時候神都與你同在,但我們要有信心。而信心是什麼?這裡說是「你相信必得著,就必得著」。所以靈恩派弟兄姊妹常說:「你要有信心,你要宣告:今年我一定能賺廿萬。廿萬?太小信了。兩千萬?也太小信了,你要什麼就求什麼,你相信你一定會得到」。各位,那怎麼辦?我們就開始求,然後求的結果是怎麼樣?我也很奇怪靈恩派弟兄姊妹怎麼還繼續在求,因為一次沒有就應該失去信心了,也就是說耶穌、聖經講的話是假的,不是真實的。各位,我們怎麼理解這種話?

我希望我不是強解。信道是從聽道來的,信心絕對不是你自己有很強烈的慾望。你說:「有,聖經這樣講: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你要兩千萬,你相信,神一定會給你。而重點就在這裡,你相信神會給你,你的信是不是真的出自神的話?神有說祂要給你兩千萬嗎?我們需要相信一件事(我希望我能分析得夠清楚),耶穌在這裡表達的是,只要出於神的話,一定會成就,你要相信。各位我想這應該沒有問題,現在問題是神如果應許,注意,是神應許,信心是必須建立在神的應許上,如果神應許在公元2013年3月30日下午五點鐘,玉山要丟到海裡,你信,玉山就會丟到海裡。現在我們的問題是:神應許這件事了嗎?沒有。如果神有應許公元2013年你的收入是兩千萬,你信,你就一定會賺到兩千萬。而神有應許嗎?沒有。所以這句話一點都不難應用,你今天一點不可以說神應許給我丈夫,我就會有丈夫,神有應許嗎?神沒有這樣應許,你可不可以這樣求?你仍然可以這樣求,但你只能說「主若願意」。

你說:「康牧師解了半天我很火,你自己又解套了」。我沒有解套,聖經有太多上帝的應許,其實上帝對我們每個人的應許是什麼?那些應許你都不喜歡聽。神應許給我們耶穌,神應許給我們聖靈,神應許給我們永生、平安、喜樂。至於特別的事,神應許這棵無花果樹叫它死就死,有,神有應許,是耶穌自己說的,它就真的死了。

耶穌在這裡說什麼?耶穌在這裡要我們相信神的話。但也就請你相信得正確一點、完整一點,神要我們相信神在經上應許的,而整個神在經上應許的,對,也有包括長命富貴這些,但總的是集中在耶穌基督身上。所以我們相信的應許,包括耶穌自己相信的應許,很細的也有,「我渴了」,祂就要說「我渴了」,只是至於細節怎麼成全,我們的確不知道,我們在原則上知道神應許給我們耶穌、救恩、聖靈、平安喜樂,還有,「沒有不在今世得百倍,來世得永生」,我們都知道一定是真實的,但怎麼實踐,除非神清楚跟你講,你能很確定,像剛才說的「公元2013年3月30日下午五點鐘,玉山要丟到海裡」,玉山就一定丟在海裡,但神沒有這樣應許,我們就不能說玉山一定丟到海裡,我們只能說根據聖靈的感動。假如說我們現在是愚公移山的狀況。玉山擋住我們聚會,我們可以這樣說:「山,你丟到海裡」嗎?我們只能說現在有攔阻,求神挪開,但我們也只能說「主若願意」。主沒有說的,你不能說主就這樣應許,主說了多少我們就接受多少,而且還要知道不但有需要解釋的地方,我們的瞭解可能會有錯誤。

耶穌舉了一個應用的例子,不是說山丟到海裡,山丟到海裡只是原則性的,就是說什麼都可以。耶穌舉了一個我們生活中隨時需要信心的地方:「你們站著禱告的時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們,就當饒恕他」。耶穌等於在說一件事:你要饒恕這人,跟叫山丟在海裡一樣的寬大,但你要有信心,你應該有信心,因為神饒恕了你。但用饒恕表達出來,你需要做些什麼、對方需要做些什麼,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但你需要有那饒恕的心,而你又知道你辦不到,需要神的恩典。

禱告:

天父,我們謝謝你的恩典,求主恩待我們,讓我們在口渴而沒有水喝,在我們口渴而可能人羞辱我們,給我們醋喝,也可能安慰我們,解我們一點點渴的時候,主啊,讓我們都知道你在成就一切的事,你已經成就了,但我們經歷這成全需要多少的艱難,求主幫助我們;也需要多少的信心,求主幫助我們,謝謝主,奉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呂琪姊妹整理)

 
文字PDF /      講道MP3 / 
發佈者來自/68.194.187.194

前一篇     後一篇     修改     回"公佈欄"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