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ft right
point 留言给站长

标题□ 中国家庭教会真相(之二)     编号□53     留言时间□Sat Jun 3 16:08:47 2006
作者 耶利米     作者网址http://
 

新世纪之初,美国<时代>周刊记者推出了自己的新著<耶稣在北京>.这部非虚构性作品向全世界介绍了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于是,有关家庭教会的泡沫再一次被吹大.当记者以类似于调查报告的形式详细地叙述了家庭教会的复兴时,谁能不为之欢欣鼓舞?
我不知道家庭教会的成员们如何面对这本书,如果说这位记者是局外人,是在摸象,但是,你呢?你难道也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么?事实上,看看你的周围,看看你自己的教会,你就会知道那位记者摸到了什么,不然,为什么叫他"老外"?
先说说大学生们的信仰.
上个世界末以来,大学生团契成为教会的希望.特别是外教的介入使校园福音事工得以较快地发展.但是,到底有多少大学生接受耶稣基督作他们的救主?当那些年轻的面孔热切的注视着他们的老师时,外教们可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
去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阅读了倪战舸的随笔集,这位毕业于北京大学的本科生在国外读完了神学博士,她令我震惊.她用辛辣的嘲讽和随心所欲的轻浮,攻击基督教信仰.在她玩世不恭的辞语里所流露出的对基督信仰的蔑视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可以毫不夸张的地说,即使是一个极端无神论者,也写不出这样的文字.是的,你选择了神学,你仍然可以是一个无神论者.但是,即使在你看来你面对的不是信仰,只是一门学问,你也要尊重它,否则,你为什么要读它,这已经不是信仰问题,这是一个道德伦理事件.
我相信,倪战舸身上所表现的一切也决非偶然.它使我怀疑校园团契信仰的真实性.近年来,我也接触过一些大学生团契,我所了解到的情况和那位记者所看到的就不太一样.
一. 大学校园团契人数很少,在数万人的大学里,参加聚会的不过十几人,或者几十人.
二.他们大多是为学外语而来,曾经出现过这样的事,当一位外教开始用英语布道时,大部分人都不辞而别.
三.校园生活的孤独乏味使他们寻求一个团体,聚会大多带有party性质.
四.通过参加聚会,多接触一些有关人士,想办法出国,包括出国读神学,解决就业问题和寻找一条出路.应该说,这些人对基督教连好感都没有,遑论信仰?他们只是借助于这条途径去实现出国梦,不过是倪战舸的另一个版本.
我为上述现象而深深的忧虑.
没有信仰内涵,教会如何存在?很多大学生团契采取的方法是尽量多安排一些活动,让这些活动支撑教会的运转.信仰的真实内容开始异变成一种形式,大多数家庭教会的存在形态也在大学校园里呈现出来.什么是"按名你是活的,其实你是死的"?教会,徒有形式而已.
这样,除了为中国家庭教会哭泣外,别的还能做什么呢?

耶利米
2006年6月1日
 
作者来自□61.191.121.73

上一篇     下一篇
我要留言     回留言版


回首页